查看原文
其他

“我用尽全力,奔向华师。”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3-10-28

再过一个星期

华师将迎来新一届学生

他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

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

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追梦史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他们的故事



不惧一切苦难

坚定内心信念

她终于成功上岸

走赢三跨考研路


  李佳欣:要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3级研究生 李佳欣

在李佳欣成功上岸华师、成为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之前,她是一名“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三跨”考生。走出“三跨”考研路,李佳欣犹如翻过一座大山。


过去是无亮色的大学四年,眼下是不明朗的就业前景,周边充斥着竞争焦虑。思虑再三,李佳欣决定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与竞争力,以求成为更好的自己。想法在心底扎根后,李佳欣便果断地投入到了考研备战之中,并选择了华师,选择了一直感兴趣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在李佳欣下定决心报考华师时,她撞上了疫情。封闭式的管理,疾病带来的恐慌,都使这次的考研环境不比往年。同时,面临着“三跨”考研,李佳欣还得在一摸黑的情况下学习跨专业知识。


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李佳欣的备考成了自嘲的“吃着百家饭”——在各大平台寻找经验贴,咨询学长学姐的备考经验,在众多学习群里不断检索。在这种情形下,李佳欣时常会感到焦虑。“这样背书我能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输出,别人系统的报班是不是更行之有效……”但她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比较,专注于自己。”经过不断复盘,她很快搭建起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2022年11月份,李佳欣报名了批改班,卷子做完之后由学长学姐批改,不断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与此同时,她联系到华师的直系学姐。整体的阶段性复习计划,细致到几月份做什么专题,做到什么程度等等。李佳欣认真地完成月计划与月复盘,发给学姐,让学姐帮忙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大量的课程观看、反复多次读书理解、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答题思路框架,练题复盘,李佳欣在扎实稳定地走好备考的每一步。



李佳欣备考时喜欢独处。状态好时多学一点,不好就去跑跑步,偶尔骑电动车在校园中兜风,再回到图书馆继续学习。图书馆9点熄灯,之后大家就围在图书馆下面的车库里各自奋斗,相遇到共同坚持的人。李佳欣对一位女生印象非常深刻,每天早晨李佳欣抵达图书馆后,女生已经在了,每晚她们总是接近11点的时候才离开,两个追逐未来的人默默地陪伴着。江苏的冬天是寒冷的,四通八达的车库中更是天寒风声烈烈,李佳欣便以外卖车为抵挡寒风的靠背,继续背书。


李佳欣享受着独自备考的自由,“我的一切都是在我自己的节奏上的,不会有任何人的干涉。”而在自己的小世界安静复习的时候,李佳欣则不断期望着自己能上岸。她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自己是一漂浮萍,希望自己能找到上岸后平静的水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觉得:“上岸就会柳暗花明。”这种想法如此强烈,所以李佳欣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只坚定做好备考一件事情。



暑期回到家,父母就成了她最可靠的后盾。为了节省时间,李佳欣并不常出门买喜欢的奶茶。知晓此事的父亲便隔三差五地带水果、奶茶回家,因为不知道女儿喜欢的口味,桌上便轮换摆着不同种类的奶茶。而每天晚上回家,父亲心头也总是挂念着闭门学习的女儿。担心她整天呆在房间里会感到烦闷,所以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女儿去三楼的花园漫步。


为了配合女儿的备考,原本固定晨练的时间,母亲渐渐准备起了早餐,以确保李佳欣可以准时就餐,节省时间出门复习。下半年回到学校,李佳欣与父母通话时,第一句的问候总是问“最近吃的怎么样”,或者担忧最近的天气,打探着“冷不冷”。在李佳欣的父母看来,学习上的事他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她自己。他们能做的,是不给女儿施加压力,尽己所能在生活上将她照顾得很好,让她能在一个相对舒适且自由的环境里,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考研上岸后,李佳欣的第一感受便是更加自信了。不再围观而羡慕别人的优秀,不再质疑而否定自己的成就,她尝试复盘自己的经验和收获,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带着这样一份心境,李佳欣来到了华师。


“你要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你所经历的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种宝藏。”在新的平台、新的领域,李佳欣将会带着这份慢慢积累的自信,在华师继续努力钻研,收获更多,成为更好的自己。


若你决定灿烂

山无遮 海无拦

跨过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林培:过往的烙印铸就了我  


城市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 林培(左一)
“过往的烙印理所应当地铸就了我!很幸运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这对于一个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来说,简直就像梦一样。”城市文化学院2023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林培在谈到被华师录取时这样感慨道。林培高考前的六年可谓充满了戏剧性,从文化生到体育生;从练长跑到考短跑;从吊车尾到名列前茅;从班里倒数到考上华师,种种的变故与意外,运气与努力共同交织成通往华师路上的点点滴滴,也让一个曾经跌落谷底的不屈少年无畏地攀登上向往的高峰。


初中时的自我放纵与家人的溺爱,让林培成绩时常排在倒数。上课睡觉、走神、看小说,就是课堂的真实写照,除了班主任老黄的地理课。“我好像对地理有着莫名的兴趣,地理课一到,我总会凑起身子靠前,专心致志地看着白板上那一幅幅图画,那些文字。”另一方面,班主任老黄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着他。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医院探望生病的老黄,让林培与这位他的人生导师开始熟络起来。一样是来自农村,一样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一样肩负着家庭的期望……相似的出身与经历,让林培从这位华师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在老黄潜移默化的教导与影响下,华师成为林培的高考目标。



在升学压力下,林培不得不把自己的运动爱好转变成升学的工具。“我跑步并非是想追求成绩,但升学的因素又使我不得不如此。我热爱体育,但并不想为了考试练到很特别的水平,我更想追求运动的快乐和健康的身体,而不是为了考试目标而一次又一次地透支自己。”


在学校的推荐下,林培在初三正式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他当时5公里的最好成绩,甚至还达标了国家三级5000米运动员。可世事难料,体考前因为种种意外因素,使林培的体考专项从长跑变成了400米的短跑,再加上前一晚没有睡好,让这个本该十拿九稳的体考最终以戏剧性的0.01秒之差没能合格,这似乎也意味着林培要与高中无缘了。


林培与母亲


“那一晚,我真的长大了。”体考的失败并没有让林培很沮丧,真正让他感到难过的,是母亲不愿他上技校,四处为他寻找高中时的不知所措。“我母亲自幼在农村长大,小学都没有毕业,她在社会上打拼,尝尽了没有文化和学历吃的苦,我是家里最后一个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人,我两个哥哥都没有上过大学。当时母亲下定了决心,要供一个大学生出来。”


最终,母亲为林培找到了一所民办高中,在前去学校报道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从银行里取出了他的学费,一共16000元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也是在当时才明白母亲让我读书,背后是有多少艰辛。”那一晚,母亲把钱交到林培手上,让他掂量掂量这一沓厚厚的红纸。“我只觉得当时脑子猛地一沉,似乎某种使命无声地背负在了我的肩上。我拿着母亲寄托了最后希望的那叠红纸,那晚我好像长大了。”



回忆起高中时的学习,林培可谓是痛不欲生,甚至直到现在仍感到后怕。很长一段时间,一种上课明明很认真但就是什么也听不懂的无力感始终包围着他。林培也逐渐意识到是初中基础太过于薄弱的缘故,于是不得已初高中一起学习。“我几乎没有时间规划,是被自己逼着来的,有什么时间就赶紧去补对应的知识。”由于母亲肩上沉重的压力,林培也没有向家里开口提出去上补习班或请家教,他只好对着初中课本逐字逐句地琢磨。时间的局限,让他晚上不得不在宿舍熄灯后还蒙着被子开着台灯来学习。


另一方面,一直吊车尾的成绩也让他产生了一种不合群的心理,林培则认为这就是一场关于“高考”的长跑。“长跑是一个孤独的运动,一个人不断地迈腿摆臂,跟寻自己的节奏来机械式的重复,直至抵达目的地。我一次又一次的跑步给我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可以使我不顾其他的想法,直至抵达目标。”运动就是林培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和剂”,在晚自习沉闷的教室里偷偷跑到楼下的操场,使劲地冲上两圈尽情舒展僵化的身体,再回来时头脑中因过度思考而造成的隐隐的疼痛已经荡然无存。


林培读过的文学作品


初中时上课看小说的陋习,却间接上地在林培心里种下文学的种子,文学就是他学习生活的“充电器”。在学习感到疲惫进行不下去时,林培便会把身心放空到文学作品当中,看十几二十分钟,便觉得原本沉重的头脑轻松不少便又有动力磕那些题目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蛙》,余华的《活着》,陈忠实的《白鹿原》…… “我无比贪婪地汲取这些文字中的养分,大抵是在弥补我旧日时的遗憾。我的高中在学习中的痛苦和阅读和运动中的快乐中交替,往往时间就是这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起,林培发现老师上课向大家提问的时候他也能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了。这种感觉暖暖的,有点幸福却有点陌生,因为他和曾经的自己已经渐行渐远了。林培的成绩也从刚入学的倒数,来到了年级前列,尽管成绩会有起伏,但他已经离考上华师这个曾经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越来越近。


高考放榜,林培的成绩比平时模拟考多了几十分,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华南师范大学,也幸运地被华师录取。“我实现了我的梦想,走过了许多的挫折弯路,跨过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我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回顾这一路走来,林培如是说道。


林培在阅读写作时的摘录


面对大学的全新生活,林培无比期待,他希望能在大学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写作、阅读、运动健身,成为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我理想中的大学是一面镜子,能透析掉我曾压抑的心灵。我最想成为一名地理教师,成为初中班主任那样的人!” 寒冬凛冽终将过去,春和景明必将到来,成功在经过苦难的映衬下显得弥足珍贵。


追星星的人

从不害怕前方无光

以爱铸造而成的结实后盾

给予了她一路披荆斩棘的勇气


  严清凤:选择远方,风雨兼程  


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3级本科生 严清凤

“警官,我被华南师范大学提前批录取了!”在收到录取通知信息的第一时间,基础教育学院2023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新生严清凤就激动地与广东省阳春监狱第七监区的民警分享了喜悦。


因为特殊的家庭条件,奔向华师的路上,成绩优异的她却常常对自己的前景感到迷茫,曾一度不知道自己还能否有机会继续求学。严清凤年幼时,家中主要靠父亲在外打散工维持生计,微薄的工资对于一大家子的开销而言,就是杯水车薪。前方似乎暗淡不见边际,她在路口止步。




命运的齿轮从那年开始转动,警官的出现,给严清风的生活带来了光亮。三年前,阳春监狱民警与学校联系得知严清凤的情况后,约见她了解并核实其家庭基本情况,开展了给她相应的长期资助和帮扶。“警官他们每年都会来我们学校给我发放资助金,这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家的经济问题,坚定了我继续读书的希望,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严清凤衷心地感谢警官们。


山高路远,真诚的心却从来都不会隔断爱的来路。“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去她家探望时,她担心我们找不到她家,特意很远步行出来,到公路边等我们。临走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双眼都充满了感动的泪水。”阳春监狱梁桂升警官感动地说道。警官们不仅给她带来了资金的帮助,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鼓励。每个学期,警官们都会到校对资助学生进行捐资慰问,平常也会通过与班主任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并与学生本人通过书信形式交流互动。



“警官他们来看望我的时候,也经常激励我努力学习。我都能感到动力满满,且暖流充斥内心。”平日里,严清凤也常与警官们写信交流,分享一些日常的生活经历、学习情况。相比于资助者与受资助者的关系,他们更像是朋友。“每次跟他们分享就感觉是在跟朋友对话,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不少。”


警官们的大力帮助,解决了严清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她能够心无旁骛地继续追逐自己的目标。在实现华师梦的路上,更少不了她付出的汗水,也难免遇到过挫折与茫然。“退步时,我会不由自主地埋怨自己,下一场考试前,我就会产生相应的恐惧心理,害怕退步、害怕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当我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迎来的是更大的自我否定与怀疑。”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困扰了她整个高三上学期,导致其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在给自己压力大的时候,总是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种精神内耗极大地影响了严清凤的学习状态,为此她也苦恼不已。



所幸,阴霾总会被驱散。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后,严清凤迎来了一个对自身非常有帮助的寒假,转折从此刻开始。“是老师的信任燃起了我自信心。”无论是每晚进行试卷汇报时,老师肯定的目光,还是日常交流中,老师对她鼓励的话语,都让她对未来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同时,家人在背后的关心支持也给予了严清凤持续的动力。下学期开学后,严清凤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步伐。


“我的整个高中,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永远记得我们为了理想共同拼搏、一起奔跑的样子。”严清凤仰起头,笑着说。除了寒假的温暖,一个好的学习搭档也是她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严清凤在高中时期有一位挚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上,她们选择了携手前行。她们看得到彼此的闪光点,也懂得彼此的目标,考差了,可以一起抱头痛哭,分析问题后前行;迷茫时,送予彼此理想大学周边,鼓励彼此;考试前,相互加油打气,汲取力量。


严清凤与挚友


追星星的人,从不害怕前方无光,因为一路上,警官们的帮助、老师的鼓励、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陪伴以及自身的不懈奋斗,都是严清凤踏进华师的持续光能源。


“高考出分后,我立刻就把成绩告诉了警官叔叔。他们也非常开心,送来了祝贺。”严清凤在报志愿时也会与警官们一起分析和讨论,综合考虑后,她报考了华师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提前批,并被成功录取,定向到清远英德,将为粤东西北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警官、家人和朋友都对她选择师范这条路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在录取通知出来后,警官们再次前往了严清凤家,对她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福。“天道酬勤,再接再厉!祝你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日桃李必定满天下。”警官们送来了助学金与生活物资,高中三年的助学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但他们仍然会坚守在她的身后,“如学习生活上有困难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就是你坚实的后盾!”


“一路以来的自我坚持和身边人带来的爱与温暖让我更加明白,只要想继续读书,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严清凤清楚地知道。同时,她所报考的教师专项计划届时会有相应的补助,并且其符合学校的助学贷款,学校方面表示,“会一直关注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认真尽责帮助每一位‘华师儿’过好大学生活。”



即将进入大学生活,严清凤期待自己能在华师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以自信的态度、执着的信念,继续努力拼搏,铭记校训,把自己磨炼成品学兼优的有用之人,将爱和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带着满满的爱,严清凤将在华师开启新的生活。这次,她充满了期待。


她跨越山海

奔赴下一场诗与远方

他接过传承 不远万里

脚踏实地服务人民

笃志不倦报效家国


  熊颢云:抗洪志愿者,在华师逐梦  


法学院2023级法学本科生 熊颢云

前段时间,河北涿州的灾情牵动人心。一夕之间农田被毁,房屋被淹,畜牧场损失惨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感动于支援涿州的各界人士,其中也有一股力量来自他——华师法学院2023级法学本科生熊颢云。


抗洪工作,难以忘怀


河北涿州是哺育熊颢云成长的家乡,当洪灾爆发时,他和家人正在旅途中,得知涿州汛情后他们立刻结束行程往回赶。职责所在,他的父亲第一时间乘火车回去支援。


与此同时,熊颢云身边的朋友们也积极投身于抗洪志愿者工作中,全国各地支援涿州的场景更增强了他奔赴抗洪前线的信念。在肆虐洪水中,人们的脉搏跳动着同一个节奏,以凡人之躯铸成挺立铁塔。



乘车赶回的涿州路上,熊颢云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进行求助和宣传。在简单处理了被浸泡的家后,熊颢云和家人便投身志愿工作。他以团员的身份加入了由社区书记带头、党员加入支援灾区的党员突击队。


“工作的冲击大,处理牲畜尸体比较……难以忘怀。”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熊颢云处理牲畜尸体,清理淤泥。在短暂地克服心理不适后,熊颢云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处理的流程,先是穿防护服进入被淹的养殖场搜寻牲畜尸体,然后拖出来装车运走,最后进行集中填埋或焚烧的无害化处理。



回忆起一周左右的支援工作,熊颢云最受触动的一瞬来自社区书记。有位六十多岁的养殖场主人不知道集中处理的通知,于是把牲畜尸体堆埋到自己挖的坑里。因此,志愿者们需要先跳进去,然后再把坑里的牲畜尸体往外运。第一个跳进坑里,拖出牲畜尸体数量最多的人都是社区书记。


顶着坎坷前行,抗洪过程充满挑战与艰辛,他们也曾遭到误会。在加入抗洪工作的第二天,刚刚结束了一个小区地下室清淤工作的队员们还未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小区。为了以更好姿态迎接新一轮工作,他们在尚未分配具体工作时在阴凉处稍作休整。但消息的传递和解释延后,导致小区的业主以为他们在摆拍,于是将拍摄的照片视频发上抖音。这对党员突击队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影响,但是队员们依旧真心实意地救灾。幸好最后真相澄清,这也为他们继续前行带来了新的信心和动力。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这场意外之灾对涿州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有千千万万人倾情奉献。或许,他们只是怀着能减轻负担就帮助一点的心情奔赴现场,然而每一点努力,每一滴汗水都在无声中累积。它们如同小小的种子,在淤泥中挣扎着开出希望的花,最终汇聚起无比强大的力量,为涿州捎去生机与活力。


抗洪精神所催生出坚毅、奋斗、团结和奉献的力量,鼓舞着人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也感染着熊颢云磨砺自身,锻炼身心。


父子俩齐心协力


熊颢云与父亲


熊颢云的心里有一棵生长着的树,这棵树是红色的。在家庭教育上,父亲对他倾注了自己的期待,红色教育理念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始终,但这从不仅仅停留于言传,身教更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坚持。


在熊颢云的记忆里,父亲曾是负责扶贫工作的管理成员。在深入了解贫困区域居民生活后,在一趟趟亲赴与实地考察中,父亲不借助任何电子产品便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信息记下。每当有贫困户前来办理业务,父亲总能精准列出他们的各项信息。他也曾跟随父亲前往贫困户的家中探访,亲身感受着扎根在父亲心中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感与责任感。或许在父亲看来,这些都是人民公仆应该做到的事,但这些自然流露的言行都在熊颢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成为助长他心中那棵小树苗的无数养料。



洪灾发生后,父亲第一时间回应党的召唤准备奔赴前线。临别前,熊颢云担忧地问父亲:“这样会不会很危险?”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没有什么大问题”,他又问:“要是把你选入最前线的突击队怎么办?”“选入就要去,我既然吃着国家饭就要干这份活,承担这份责任。”父亲的话是激励熊颢云参加志愿的直接动力。在抗洪工作中,父子俩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党赋予的使命,在身体力行中完成红色精神的传承。


当问起熊颢云选择法学专业的原因时,他直言,“我希望未来能够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或许,那颗红色的种子早已在熊颢云心中扎根,伴随他的成长恣肆生长着,终于成为根深叶茂的白杨。


意外之喜,赴华师求学



“六百多分的短信一过来,我都懵了,没想到是这么好的成绩。”熊颢云坦然道。他在高考前并未预估到自己的分数能达到华南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在这份意外之喜降临后,他开始在网络和亲朋好友推荐中寻找自己合适的大学。


在一众大学中,熊颢云选中了华南师范大学,“华师地处大城市,发展机会很丰富。”虽然身边有人觉得他走得太远,从河北到广东,跨越1800多公里。但他依旧坚定地报考华师,“我是朋友间考得最远的。”


离开熟悉的环境,孤身南下求学的他是勇敢的追梦人。在专业选择时,熊颢云倾听到内心对于完善法律制度的期盼,怀揣着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毅然选择成为一名法学学子。



面向未来,熊颢云有所期待,也想和同样是外省新生的同辈们说:“这是一个新的环境和起点,前方是新的生活和挑战,我们培养更好的适应能力,在新的生活中磨炼自己,从而达到先前从未想象过的高度。”在上大学后,熊颢云也打算以志愿者的身份,继续践行“一旦地区有难,就要尽自己所能,付出努力去帮助”的信念,奋楫笃行。


面对抗洪中的艰难险阻,熊颢云用毅力突破重重困境,以奋斗克服巨大挑战,他身上“艰苦奋斗”的品质闪闪发光,与华师的校训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熊颢云也将会秉持着华师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洪水滔滔,卷不走的是对生命的热情,磨不灭的是红色的精神。他即将踏上南下的旅程,开启在华师的新征途。


追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尽处是春山

命运从不会辜负

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

期待全体新生们

在华师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黄靖茹 胡语婷 郭蕾 

张恩豪 刘启炫 郑莹 龚乐

朱小丹 余佳治 林小琦 李晓彤 

制图丨夏艺 胡语婷

图片由受访者及阳春监狱提供

执行编辑胡语婷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李碥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